特色产业结硕果 乡村处处唱“丰”歌
金秋时节,洮北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火红的辣椒挂满枝头、饱满的花生破土而出、香甜的南果梨硕果累累……当前,洮北区特色种植产业进入集中采收期,一幅“产业兴、百姓富、生态美”的丰收图景,正生动诠释着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。
在东胜乡春光村,农户庭院里的辣椒迎来了最佳采摘期,一串串色泽鲜亮的辣椒簇拥枝头,宛如一个个饱满的“红灯笼”。“这些辣椒不愁种、更不愁卖。公司统一给种苗、教技术,收的时候比市场价高,再加上政策补贴,我家这300多平方米的庭院能让我多赚3000多元。”种植户朱秀霞一边麻利地采摘辣椒,一边满脸喜悦地笑着说。
朱秀霞口中的公司,指的正是吉林省华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。该公司采取“公司+农户”的订单种植模式,与全区4个乡镇35个村的1500多户种植户签订合作协议,统一提供种苗、技术指导和作物回收等服务,总种植面积达1500亩。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户在技术、销售上的难题,更推动了小辣椒发展成为标准化、规模化的火红产业,让农家庭院变成了增收“宝地”。
在三合乡方家村,连片的花生田也迎来了丰收,一串串饱满的花生破土而出,散发出浓郁的香气。“去年我种植花生收入3万多元,今年产量更高,价格也稳定,效益比去年还好。”种植户李春华信心十足地说。
作为洮北区的传统优势作物,花生种植通过推广地膜覆盖、引进新品种等举措,产量与品质逐年提升,持续焕发产业活力。今年,全区花生种植总面积2.89万亩,预计产量1200万斤,这一颗颗“金豆豆”已成为保障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产业。
金祥乡青龙村的南果梨,更是将丰收的甜蜜拉满。郁郁葱葱的梨园内,黄里透红的南果梨挂满枝头,清风拂过,果香四溢。果农们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果实摘下、装篮,等待客户上门收购。“我们在种植过程中使用的都是农家肥,汁多味甜还带股香味。”种植户李兴元说。今年他种植了15亩红南果梨,预计产量超1万斤,按市场价算能收入5万多元。如今,青龙村的南果梨凭借优质口感打响名气,成了远近闻名的“甜蜜名片”,也让更多果农尝到了特色种植的甜头。
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近年来,洮北区紧紧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,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深入推动种植结构调整,因地制宜发展多元种植,推动“一村一品”“一乡一业”布局,不仅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,也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。
洮北区继续立足资源禀赋,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,推动特色产业向规模化、标准化、品牌化转型升级,延伸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,助力农业高质高效、乡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。
初审:于淼淼 复审:程继伟 终审:李鹏飞